本書雖然重點在於對一九六O年代以來台灣新音樂創作風格的探究,在出版資料與文獻均十分匱乏的情況下,作者以珍貴的第一手田野採訪材料為主,對九位重要作曲家和二十五部代表作品做了全面介紹與較為深入的分析,進而對六0年代以來台灣新音樂創作的風格特徵概括出一條清晰的發展線索,尤其可貴的是在這個部分做了具藝術特質的分類,例如:
(1)六0年代是現代音樂的萌芽時期
(2)七0年代是「傳統」與「創新」的省思時期
(3)八0年代是前衛多元時期
(4)九0年代是「創新」與「回歸」傾向共存的時期。
該書並分別從西方傳統作曲觀念和結構、中國傳統音樂和文化思維、西方近代作曲技法對台灣新音樂創作的影響,以及作曲家個別風格等不同的側面進行專題梳理與研究。這是一個較全面的思維模式與探討角度,同時也具一定難度,作者卻概括的簡鍊而準確,思路清晰而有說服力。其中諸多提法頗有新意,例如’中國詩學之聲音意象’、’諸宮調的內涵’、’借用曲牌連綴之思維’等。有關台灣作曲家的評述,作者將音樂風格區分為國民樂派–晚期浪漫–傳統技法的有限突破–無調性、音色音樂、數理邏輯等不同類型,亦有充分的論據與觀點。
Table of Content
給台灣音樂學家更多的掌聲 I
音樂研究作為現代音樂發展的後盾 III
自序 VI
再版說明 XI
前 言 17
(一)新音樂 17
(二)現代音樂 18
(三)研究現況 20
(四)本書研究範圍與結構概述 23
第一章 台灣新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及其發展軌跡 25
第一節 新音樂在台灣之沿革 26
壹、新音樂首度傳入(1624-1662) 26
貳、新音樂流傳之中斷(1662-1858) 29
參、新音樂二度傳入(1858-1895) 30
第二節 日據時代興起之新音樂(1895-1945) 33
壹、日據時期新音樂的教育概況 34
貳、台灣第一代新音樂作曲家 37
第三節 台灣光復以後新音樂的發展(1945-) 45
壹、專業音樂人才的培育 45
貳、新音樂創作的背景與風格 48
第四節 台灣「現代音樂」運動發展的前期 (1960-1973) 54
壹、台灣現代音樂的肇始 54
貳、現代音樂之推展 57
參、民歌採集活動 60
肆、「中國現代樂府」與「省交研究部」 63
伍、雲門舞集的貢獻 66
第五節 台灣「現代音樂」的再發展(1973-) 68
壹、「亞洲作曲家聯盟」的成立(1973-) 68
貳、「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中華總會」的成立(1989-) 71
參、「春秋樂集」的貢獻(1991-) 74
第二章 第二代新音樂作曲家之作品研究 77
第一節 郭芝苑 79
壹、作曲家小傳 79
貳、樂曲分析 84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91
第二節 史惟亮 93
壹、作曲家小傳 93
貳、樂曲分析 99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107
第三節 許常惠 109
壹、作曲家小傳 109
貳、作品分析 115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132
第四節 盧炎 137
壹、作曲家小傳 137
貳、作品分析 143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154
第三章 第三代新音樂作曲家之作品研究 156
第一節 陳懋良 158
壹、作曲家小傳 158
貳、作品分析 163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170
第二節 馬水龍 172
壹、作曲家小傳 172
貳、作品分析 177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190
第三節 賴德和 194
壹、作曲家小傳 194
貳、作品分析 198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210
第四節 潘皇龍 213
壹、作曲家小傳 213
貳、作品分析 219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231
第五節 吳丁連 234
壹、作曲家小傳 234
貳、作品分析 238
參、作曲家個性化的作曲風格 248
第四章 台灣作曲家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思維與西方音樂風格的兼容並蓄 251
第一節 西方傳統作曲概念和結構思維 251
壹、西方傳統的曲體 251
貳、西方傳統的三部性思維 254
第二節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思維對 台灣作曲家創作的啟示 256
壹、鑼鼓點的運用 257
貳、借用曲牌連綴之思維 260
參、大曲之結構模式 261
肆、諸宮調的內涵 263
伍、源於中國詩學之聲音意象 266
第三節 西方近現代作曲技術手法對 台灣作曲家之影響 272
壹、開放形式 273
貳、費伯納西系列(The Fibonacci Series)之應用 275
結 論 279
壹、一九六○年代以來台灣新音樂創作發展之軌跡 279
貳、一九六○年代以來台灣作曲家之音樂風格概述 287
參、展望二十一世紀台灣作曲家之音樂風格 289